×

金融活水润泽“桂林制造” 产业升级 跃动全新脉搏

来源:桂林银行 李玲玉、文丹   2025年11月14日 12时09分

初冬时节,桂林荔浦市金鸡坪工业园区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产线正在高效运转。一片片精密电路板在流水线上经过压膜、蚀刻等工序后顺利出品,即将发往珠三角市场。“从深圳到桂林,我们带着技术来,也带着订单来。”荔浦新鸿兴多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望着忙碌的产线,语气中充满信心。

这份信心,不仅源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更得益于日益完善的产业政策与金融支持。202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18条针对性举措。与此同时,广西深入推进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出台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这片以山水闻名的土地上,一场以金融赋能实体制造的变革正在稳步推进。

园区赋能,“链式”服务助力产业集群发展

园区是县域产业链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荔浦市金鸡坪工业园区,像新鸿兴这样从粤港澳大湾区转移而来的高端制造企业正加速聚集。作为园区重点引进的PCB产业链关键环节,新鸿兴为当地电子信息产业补上了重要一环。

“从产线调试到量产,在每一个关键节点,我们都感受到了金融的精准助力。”企业负责人表示。据悉,桂林银行在“入园惠企”走访中了解到企业需求,量身定制综合授信方案,通过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多元化金融支持,助力企业顺利完成产线调试与产能爬坡。

截屏2025-11-14 12.10.26.png

▲开展“入园惠企”走访(桂林银行 阳桢勇)

目前,荔浦市金鸡坪工业园区共入驻企业31家。桂林银行的金融服务网络已覆盖园区近六成企业,授信总额超2.9亿元,形成了一条以“金融链”服务“产业链”的清晰路径。

龙头引领,强链补链筑牢产业根基

在桂林制造业升级的道路上,龙头企业正成为支撑区域产业链发展的中坚力量。走进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的生产车间,一卷卷铜材经过拉丝、绝缘、成缆等精密工序,被加工成各种规格的高性能线缆。作为广西目前规模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其产品远销澳大利亚、东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电线电缆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原材料成本占七成以上,加上交货周期长、回款较慢,若没有稳定的资金流,接大单时心里总有点没底。”该集团财务负责人坦言。

截屏2025-11-14 12.10.40.png

▲线缆生产厂区(企业供图)

面对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桂林银行通过“桂信融”平台对企业信用、经营情况进行精准分析,高效完成授信审批,提供资金支持超2亿元,同时为企业配套汇率风险管理、跨境结算等综合服务。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缓解了资金压力,更提升了我们作为‘广西制造’走出去的信心”。

如今,这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步伐愈发稳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成为桂林制造业强链补链的生动缩影。

创新驱动,从“制造”迈向“智造”新赛道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内核驱动”。在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调试区,工程师正全神贯注地对一批伺服系统进行最后的严格检测。这家国内领先的随动控制总成和高端伺服系统供应商,是多次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和生产线的规模化应用,由于研发周期长,每一步都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投入。”企业技术负责人感慨道。桂林银行敏锐地捕捉到星辰科技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通过组建金融服务队,深入调研企业研发周期和经营特点,提供授信支持超6000万元,保障了企业技术攻关的持续性和生产计划的稳定性,助力其在“制造”迈向“智造”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截屏2025-11-14 12.10.57.png

▲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银行 郭朋钰)

全周期陪伴,与企业共同成长

在制造业的生态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要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桂林奇宏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纳米纤维素领域掌握多项核心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与未来发展潜力,获得了桂林银行的高度认可。企业负责人表示,“银行对我们技术的认可,让一项项专利成功转变为发展的‘通行证’。”基于此,桂林银行创新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贷,以其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质押,成功发放贷款200万元,实现了“知产”变“资产”的价值转化。

截屏2025-11-14 12.11.12.png

▲桂林奇宏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供图)

与此同时,在发展更为成熟的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金融支持展现出更加立体的形态。这家从日本引入国内首台尿液分析仪起步的老牌企业,优利特历经40余年发展,已成为国内专业研发和生产临床检验仪器的领军企业。

“除了传统的信贷服务,桂林银行以‘人才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帮助我们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还通过线上平台助力产品推广。”企业财务负责人介绍。金融与非金融的综合服务,展现出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多维价值。

截屏2025-11-14 12.11.27.png

▲优利特园区(企业供图)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桂林银行紧扣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与广西“工业强桂”部署,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10月末,桂林银行桂林分行支持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超124.7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七成,信贷资源不断向智能制造、绿色转型、产业链发展等重点领域精准倾斜。

从每家企业的“点”,到一条产业链的“线”,再到一个区域产业的“面”,随着金融活水持续精准滴灌,一个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桂林加速构建。当金融的笔触深度融入产业的肌理,“桂林制造”的故事,正穿过车间的机器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图景!(李玲玉、文丹)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金融活水润泽“桂林制造” 产业升级 跃动全新脉搏

来源:桂林银行 李玲玉、文丹   2025年11月14日 12时09分

初冬时节,桂林荔浦市金鸡坪工业园区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产线正在高效运转。一片片精密电路板在流水线上经过压膜、蚀刻等工序后顺利出品,即将发往珠三角市场。“从深圳到桂林,我们带着技术来,也带着订单来。”荔浦新鸿兴多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望着忙碌的产线,语气中充满信心。

这份信心,不仅源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更得益于日益完善的产业政策与金融支持。202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18条针对性举措。与此同时,广西深入推进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出台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这片以山水闻名的土地上,一场以金融赋能实体制造的变革正在稳步推进。

园区赋能,“链式”服务助力产业集群发展

园区是县域产业链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荔浦市金鸡坪工业园区,像新鸿兴这样从粤港澳大湾区转移而来的高端制造企业正加速聚集。作为园区重点引进的PCB产业链关键环节,新鸿兴为当地电子信息产业补上了重要一环。

“从产线调试到量产,在每一个关键节点,我们都感受到了金融的精准助力。”企业负责人表示。据悉,桂林银行在“入园惠企”走访中了解到企业需求,量身定制综合授信方案,通过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多元化金融支持,助力企业顺利完成产线调试与产能爬坡。

截屏2025-11-14 12.10.26.png

▲开展“入园惠企”走访(桂林银行 阳桢勇)

目前,荔浦市金鸡坪工业园区共入驻企业31家。桂林银行的金融服务网络已覆盖园区近六成企业,授信总额超2.9亿元,形成了一条以“金融链”服务“产业链”的清晰路径。

龙头引领,强链补链筑牢产业根基

在桂林制造业升级的道路上,龙头企业正成为支撑区域产业链发展的中坚力量。走进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的生产车间,一卷卷铜材经过拉丝、绝缘、成缆等精密工序,被加工成各种规格的高性能线缆。作为广西目前规模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其产品远销澳大利亚、东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电线电缆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原材料成本占七成以上,加上交货周期长、回款较慢,若没有稳定的资金流,接大单时心里总有点没底。”该集团财务负责人坦言。

截屏2025-11-14 12.10.40.png

▲线缆生产厂区(企业供图)

面对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桂林银行通过“桂信融”平台对企业信用、经营情况进行精准分析,高效完成授信审批,提供资金支持超2亿元,同时为企业配套汇率风险管理、跨境结算等综合服务。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缓解了资金压力,更提升了我们作为‘广西制造’走出去的信心”。

如今,这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步伐愈发稳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成为桂林制造业强链补链的生动缩影。

创新驱动,从“制造”迈向“智造”新赛道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内核驱动”。在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调试区,工程师正全神贯注地对一批伺服系统进行最后的严格检测。这家国内领先的随动控制总成和高端伺服系统供应商,是多次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和生产线的规模化应用,由于研发周期长,每一步都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投入。”企业技术负责人感慨道。桂林银行敏锐地捕捉到星辰科技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通过组建金融服务队,深入调研企业研发周期和经营特点,提供授信支持超6000万元,保障了企业技术攻关的持续性和生产计划的稳定性,助力其在“制造”迈向“智造”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截屏2025-11-14 12.10.57.png

▲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银行 郭朋钰)

全周期陪伴,与企业共同成长

在制造业的生态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要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桂林奇宏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纳米纤维素领域掌握多项核心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与未来发展潜力,获得了桂林银行的高度认可。企业负责人表示,“银行对我们技术的认可,让一项项专利成功转变为发展的‘通行证’。”基于此,桂林银行创新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贷,以其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质押,成功发放贷款200万元,实现了“知产”变“资产”的价值转化。

截屏2025-11-14 12.11.12.png

▲桂林奇宏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供图)

与此同时,在发展更为成熟的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金融支持展现出更加立体的形态。这家从日本引入国内首台尿液分析仪起步的老牌企业,优利特历经40余年发展,已成为国内专业研发和生产临床检验仪器的领军企业。

“除了传统的信贷服务,桂林银行以‘人才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帮助我们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还通过线上平台助力产品推广。”企业财务负责人介绍。金融与非金融的综合服务,展现出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多维价值。

截屏2025-11-14 12.11.27.png

▲优利特园区(企业供图)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桂林银行紧扣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与广西“工业强桂”部署,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10月末,桂林银行桂林分行支持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超124.7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七成,信贷资源不断向智能制造、绿色转型、产业链发展等重点领域精准倾斜。

从每家企业的“点”,到一条产业链的“线”,再到一个区域产业的“面”,随着金融活水持续精准滴灌,一个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桂林加速构建。当金融的笔触深度融入产业的肌理,“桂林制造”的故事,正穿过车间的机器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图景!(李玲玉、文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