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业的科技革命
来源:就透社 2025年09月17日 14时21分
在科技与产业深度交融的当下,科技金融已成为助力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壮大的关键支撑。构建与科技创新适配的科技金融体制,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众多银行积极投身其中,从科技投入、科技发展、科技人才等多方面发力,在科技金融领域展现出各自特色与差异化优势。
科技投入与发展:构建多元服务体系
为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各银行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推出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中信银行推出的 “科技成果转化贷”,摒弃以传统财务报表为核心的授信模式,构建 “看技术、看专利、看团队” 的评价体系。华视诺维凭借此产品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推动创新医疗器械的注册与临床试验。这一产品设计跳出传统授信逻辑,关注企业创新能力,体现中信银行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上的探索。
民生银行围绕“6+1”主线绘制科技金融产业图谱,建立行业专家智库。针对微元合成这类企业,提供总额度5000万元的贷款支持,助力企业发展。通过产业图谱与智库建设,民生银行加强产业前瞻性研究,深入了解行业,为科技企业提供更精准服务。
平安银行设立“1+12+N”总分支科技金融组织体系,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横向针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从初创期的 “科创贷” 到成熟期的并购贷款;纵向针对成熟期企业推出制造业企业下游经销商线上融资业务创新模式。这种组织架构与服务体系的构建,展现平安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系统性布局。
特色与差异化:精准定位,创新模式
不同银行基于自身优势,在科技金融领域形成独特的特色与差异化服务。建设银行设计“技术流”科创评价体系,从专利含金量、创新成果含量等多维度对企业创新能力 “画像”。在广东,以“技术流”T1最高评级为珠海市智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贷款支持,通过创新评价体系,挖掘科技企业潜在价值。
浙商银行在业内首倡“金融顾问制度”,实现1+N赋能。通过金融顾问连接各类专业机构,形成服务科创企业的合力。为善热科技发放首笔“小微科创贷”贷款,助力企业发展。这种制度创新,整合多方资源,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中国银行设立目标总规模300亿元科创母基金,由旗下中银证券担任发起单位和管理人。联合地方政府、产业龙头分批分期设立,引导更多市场资源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通过设立科创母基金,中国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拓展投资渠道,支持早期科技企业发展。
科技人才与专业团队:提升服务专业性
科技金融的发展对银行专业团队和人才提出更高要求。银行需具备 “前瞻” 视野,了解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微元合成负责人称赞民生银行业务人员专业性强,既懂政策又熟悉行业,业务灵活度高。民生银行通过建立行业专家智库,提升团队对产业的理解,让懂金融的同时更懂技术。
中信银行在产品设计时决定跳出传统授信逻辑,体现其团队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创新思维与专业判断。这些银行通过培养和组建专业团队,提升在科技金融服务中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科技企业。
深度分析与评论
银行业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变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科技投入来看,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满足科技企业不同阶段需求。特色与差异化服务方面,各银行基于自身定位,从评价体系、服务模式、投资渠道等多方面创新,形成独特竞争优势。科技人才与专业团队的建设,为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然而,银行业在科技金融发展中仍面临挑战。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研发周期长等特点,增加银行风险识别与控制难度。尽管银行在创新,但部分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此外,科技金融领域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大,银行在人才培养与引进上还需持续发力。
展望未来,银行业需深化与政府、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同构建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持续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服务科技企业的专业水平。只有如此,银行业才能在科技金融这场革命中,真正成为科技企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助力更多科技企业将 “科技繁花” 结出 “产业硕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讯
-
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广大游客推荐永胜县特产沃柑
2023年03月27日 10时44分 -
共话经济增长新动能,和讯网第20届财经风云榜圆满落幕!
2022年12月20日 15时26分 -
2022年思维财经投资者年会:大咖共话穿越周期坚持长期主义
2022年12月02日 14时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