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高层突变:特朗普拟重塑监管格局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3月13日 09时23分

截屏2025-03-12 21.11.12.png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纽约君

2025 年 2 月 28 日,美联储监管副主席迈克尔・巴尔突然宣布辞职,其任期原定于 2027 年结束。这一决定正值特朗普政府与国会共和党人对美联储监管政策的激烈批评之际。巴尔在辞职信中称,该职位的争议 “可能分散对核心任务的专注”,但他仍以理事身份留任至 2032 年。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避免与特朗普政府直接对抗的妥协策略。

数据显示,美联储理事会目前由 7 人组成,其中仅鲍曼和沃勒为特朗普时期任命的官员。由于巴尔留任,理事会席位在 2026 年前无空缺,特朗普若提名外部候选人需等待近一年。在此背景下,从现任理事中选拔监管副主席成为最现实的选项。鲍曼作为共和党阵营的核心人物,其提名概率迅速攀升。

鲍曼的监管哲学与政治考量

鲍曼自 2018 年加入美联储以来,始终以 “社区银行守护者” 形象示人。她曾公开反对《巴塞尔协议 III》提高大型银行资本要求的条款,认为这将增加中小银行合规成本。在利率政策上,她长期主张鹰派立场,2024 年 9 月是唯一反对降息 50 个基点的政策制定者。这种强硬态度与特朗普政府刺激经济的诉求高度契合。

值得注意的是,鲍曼在 2025 年多次发表监管改革演讲,提出 “简化监管框架”“减少周期性波动” 等主张。这些观点与巴尔任内推动的激进监管议程形成鲜明对比。若其上任,美联储可能放缓《巴塞尔协议 III》的实施进度,并重新评估年度压力测试规则 —— 美国最大银行团体已就此提起诉讼。

权力结构重组背后的深层逻辑

特朗普提名鲍曼的决策,本质上是共和党对美联储监管权的争夺。自金融危机后设立监管副主席职位以来,该角色逐渐成为两党博弈的焦点。民主党倾向于强化金融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共和党则主张减轻银行负担以促进经济增长。

当前美联储理事会中,拜登任命的官员占据 5 席(包括主席鲍威尔),但监管政策需 7 人多数通过。鲍曼的上位将打破这一平衡:她与沃勒的联合投票,可能使共和党在监管议题上获得关键少数。这一变化或将加速特朗普政府 “去监管化” 议程,例如放松对区域性银行的流动性要求,或调整反洗钱规则。

市场影响与政策风险

鲍曼的提名若获国会批准,短期内可能提振银行股表现。数据显示,美国银行股指数在巴尔辞职消息公布后上涨 1.2%,反映市场对监管宽松的预期。但长期来看,监管尺度的放松可能增加金融系统脆弱性。国际清算银行研究指出,《巴塞尔协议 III》每延迟一年实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下降 0.3 个百分点。

此外,鲍威尔与鲍曼的潜在冲突值得关注。鲍威尔在 2025 年国会听证会上直言,监管副主席职位的政治化导致政策波动性加剧。若鲍曼主导监管议程,美联储货币政策与监管框架的协调性可能面临挑战。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已有所体现:3 月 12 日,芝商所 FedWatch 工具显示,2025 年加息预期概率上升至 35%,较前一周增加 8 个百分点。

美国金融治理体系的十字路口

特朗普提名鲍曼担任监管副主席,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政策的重大转向。这一决策既是共和党对民主党监管遗产的清算,也是总统大选前经济政策博弈的重要棋子。未来,鲍曼的监管实践将直接影响美国银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而美联储内部的权力平衡与政策连贯性,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全球金融市场高度联动的背景下,这一变化的外溢效应值得各国央行与投资者持续关注。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美联储高层突变:特朗普拟重塑监管格局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3月13日 09时23分

截屏2025-03-12 21.11.12.png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纽约君

2025 年 2 月 28 日,美联储监管副主席迈克尔・巴尔突然宣布辞职,其任期原定于 2027 年结束。这一决定正值特朗普政府与国会共和党人对美联储监管政策的激烈批评之际。巴尔在辞职信中称,该职位的争议 “可能分散对核心任务的专注”,但他仍以理事身份留任至 2032 年。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避免与特朗普政府直接对抗的妥协策略。

数据显示,美联储理事会目前由 7 人组成,其中仅鲍曼和沃勒为特朗普时期任命的官员。由于巴尔留任,理事会席位在 2026 年前无空缺,特朗普若提名外部候选人需等待近一年。在此背景下,从现任理事中选拔监管副主席成为最现实的选项。鲍曼作为共和党阵营的核心人物,其提名概率迅速攀升。

鲍曼的监管哲学与政治考量

鲍曼自 2018 年加入美联储以来,始终以 “社区银行守护者” 形象示人。她曾公开反对《巴塞尔协议 III》提高大型银行资本要求的条款,认为这将增加中小银行合规成本。在利率政策上,她长期主张鹰派立场,2024 年 9 月是唯一反对降息 50 个基点的政策制定者。这种强硬态度与特朗普政府刺激经济的诉求高度契合。

值得注意的是,鲍曼在 2025 年多次发表监管改革演讲,提出 “简化监管框架”“减少周期性波动” 等主张。这些观点与巴尔任内推动的激进监管议程形成鲜明对比。若其上任,美联储可能放缓《巴塞尔协议 III》的实施进度,并重新评估年度压力测试规则 —— 美国最大银行团体已就此提起诉讼。

权力结构重组背后的深层逻辑

特朗普提名鲍曼的决策,本质上是共和党对美联储监管权的争夺。自金融危机后设立监管副主席职位以来,该角色逐渐成为两党博弈的焦点。民主党倾向于强化金融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共和党则主张减轻银行负担以促进经济增长。

当前美联储理事会中,拜登任命的官员占据 5 席(包括主席鲍威尔),但监管政策需 7 人多数通过。鲍曼的上位将打破这一平衡:她与沃勒的联合投票,可能使共和党在监管议题上获得关键少数。这一变化或将加速特朗普政府 “去监管化” 议程,例如放松对区域性银行的流动性要求,或调整反洗钱规则。

市场影响与政策风险

鲍曼的提名若获国会批准,短期内可能提振银行股表现。数据显示,美国银行股指数在巴尔辞职消息公布后上涨 1.2%,反映市场对监管宽松的预期。但长期来看,监管尺度的放松可能增加金融系统脆弱性。国际清算银行研究指出,《巴塞尔协议 III》每延迟一年实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下降 0.3 个百分点。

此外,鲍威尔与鲍曼的潜在冲突值得关注。鲍威尔在 2025 年国会听证会上直言,监管副主席职位的政治化导致政策波动性加剧。若鲍曼主导监管议程,美联储货币政策与监管框架的协调性可能面临挑战。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已有所体现:3 月 12 日,芝商所 FedWatch 工具显示,2025 年加息预期概率上升至 35%,较前一周增加 8 个百分点。

美国金融治理体系的十字路口

特朗普提名鲍曼担任监管副主席,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政策的重大转向。这一决策既是共和党对民主党监管遗产的清算,也是总统大选前经济政策博弈的重要棋子。未来,鲍曼的监管实践将直接影响美国银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而美联储内部的权力平衡与政策连贯性,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全球金融市场高度联动的背景下,这一变化的外溢效应值得各国央行与投资者持续关注。


相关资讯